第(2/3)页 吐鲁番的兵力不说多了,五六千人肯定是有的,战时再征召一些,三万人肯定是有,三万人守城,还是主场优势,大明作为进攻方至少得十万人才行,而且一定会有很大的伤亡。 想要减少伤亡只有两种,一是用火炮轰开城墙和城门,甚至是彻底的摧毁城池。 一座城的面积小则两三平方公里,大则五六平方公里,一旦强攻,最后的结果就是城毁人亡。 城毁了要不要重建?建筑材料哪里来,要知道这是戈壁滩,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。 最可怕的就是水源的损伤。 第二种办法就是围城。 吐鲁番是个小国。 粮食储备肯定不多,能撑半年就已经是极限了。 没有粮食了,那就是不攻自破,但这里又有两个问题要解决。 一是补给问题,十万大军的消耗那是极其恐怖的,千里以上的补给线,还是茫茫戈壁滩,万一出点岔子,那问题就严重了。 二是时间,现在是九月下旬,围困半年就到了明年三月份。 别忘了明军进攻吐鲁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,。 没错,就是棉花。 不将吐鲁番打通,怎么收购棉花运回大明境内? 不打通吐鲁番,大明军队怎么从北线进攻叶尔羌的喀什、和田等地区? 还怎么在年前进攻准格尔盆地,将在准格尔盆地的卫拉特部族给赶走,断掉卫拉特四部在草原的补给和后路? 还怎么在明年四月份种棉花的季节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? 棉花这可是关系到大明境内大灾的安稳,没有饿死却是冻死了,这就是大笑话了。 一路横推过去,绿洲就会被破坏,无法修复的时候,从玉门关到吐鲁番的千里路程无法大规模的通行。 一旦西域再次造反,嘉峪关这边的大军就无法快速赶到吐鲁番和准格尔盆地,那西域将再次脱离了华夏的疆域。 这些道理众人也是明白,所以皆是满脸的无奈之色。 第(2/3)页